飲食常識:豆漿辨別真假沸


www.39.net  2009-4-22  39健康網社區


 


豆漿是大家喜愛的食品,它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微量元素(如鐵等)和維生素、蛋白質等,且物美價廉、食用方便。尤其對消化功能稍差的嬰兒、老人、孕婦來說,更是較好的食品。但有些人偶爾服食豆漿後有噁心、腹痛的現象,便認為是對豆漿的過敏,或不宜食豆漿。其實,經過嚴格的技術程式加工出來的豆漿,營養成分比例合適,一般不會過敏。出現上述情況,多是被豆漿的假沸現象迷惑,飲用了未煮熟的豆漿造成的。


  豆漿中含有一種叫皂素的物質,當80攝氏度左右時,這種物質便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豆漿液面上。急於飲用的人,不瞭解這種情況,誤認為已經煮沸,便開始飲用。致使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未經高溫破壞就進入胃腸道,如皂素中含有的能破壞細胞的皂毒素、胰蛋白酶抑制素等。它們刺激胃腸粘膜,影響機體的消化功能,而出現一些中毒表現。主要為噁心、腹痛、嘔吐、腹瀉、厭食、乏力等。因此,在煮熟豆漿時,一定要注意豆漿假沸的特殊情況,等真正煮沸後再飲用。


 



  鏈結:為什麼喝豆漿要煮熟


  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1公斤大豆的蛋白質相當於2公斤瘦肉或3公斤雞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


  尤其有益的是,大豆不含膽固醇,對於大腦極為有益。研究表明,大豆經水泡、磨碎,充分加熱製成豆漿後,營養吸收率高達90%,豆漿以其均衡的營養成分、細膩的口感、食用方便一直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並逐漸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豆漿好喝,但一定要煮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數,需經加熱至100以後才能被破壞,在加熱不徹底時會使人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有些人把豆漿加熱至80-90,看到泡沫上湧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並非沸騰,正確的方法是第一次抱沫上湧後用溫火再熬煮幾分鐘。


  由於豆漿的蛋白含量豐富,易導致細菌繁殖,最好飲用新鮮並煮透的豆漿。


(責任編輯:麥少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白兔 的頭像
    小白兔

    小白兔的家

    小白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