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者文摘》2011年4月號   文/ 編輯部

「在自身之外找尋快樂,就像在面北的洞口等待陽光一樣。」──西藏諺語
將自己放空、歸零,就會找到學習的新動力。

前一陣子,偶然逛到台北市麗水街附近的一家小書局,那天我本來預定要到永康街及麗水街一帶的茶藝館找茶,意外地,在一家兩層樓的小書局裏,我待了近兩個小時。並不是我在看書,也不是那家小書局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而是我試著將自己成人「什麼都已經知道」的慣性心態歸零,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一家社區小書局的進貨品項與陳列商品的方式,還有,在裏頭的大人與小孩們是如何選購商品,店家又是如何查補貨的。

當我走到「戰鬥陀螺」那一區時,一位國小女生也剛好走到這一區,我發現她眼睛一亮,向遠處的弟弟大力招手:「快來看!」
她的弟弟箭步如飛地跑過來,看到一整個牆面滿滿的「戰鬥陀螺」,發自內心歡喜地叫出來:「哇!一整套的戰鬥陀螺耶!」

而當時我也在那一區仔細地端詳、選購,我順口問了那位國小男生,這裏的陀螺你都有了嗎?
他歡喜地說:「我有14顆!銀河天馬、電光獨角獸、灼熱蜥蝪……」並興奮地向我說明,戰鬥陀螺現在已經出了第二代,以及哪一顆陀螺又比哪一顆強!

逛了一個多小時,我滿載而歸。買了一個小時候玩過的木製大棋盤、一套象棋,以及一大疊的全空白與一頁八格的小學數學作業簿,準備拿來當筆記本。

這個經驗讓我回想起小時候,自己能完全掌握行動的區域範圍就是學校到家裏這一小小段放學路徑,而從我就讀的台北市中山國小後門走到農安街、雙城街口我家的路上,短短一條路會經過一家彷如違章建築、燈光總是幽暗的小雜貨店(三十多年了,這家店如今仍在),還有一家賣著日系精品百貨、燈光明亮的迷你文具行,以及賣著西洋流行歌曲的小林唱片行……而那幾間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卻成了我童年時光自主逛街的大大樂趣。

在小學生的時代,我偶爾會買紅色的芒果乾,咬著咬著,嘴角紅紅的,看起來很像大人嚼檳榔的樣子;也會偶爾買一支長長的果凍塑膠管,裏頭裝滿不知為何物的果凍,跟一群同學邊走邊吃;還有就是當年最流行的假面騎士收集卡,小小一包隨機出貨的收集卡,卻永遠就是集不滿一整本收集冊!但有沒有集滿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發掘新玩具、親身參與、與同儕分享的過程。

曾幾何時,這樣生活中的隨意逛街、閒散自得的小樂趣,都被電子式的產品及規格化的宅配流程給取代了,我們相當習慣在深夜裏上網購物,精準地知道24小時內,廠商一定會送到家。兩個或許同樣的購物結果,但其中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自主性的逛街與購物,是如同探尋生命一樣的自我認知的過程,你永遠不知道在這過程裏,會不會意外出現一條岔路或驚喜,然後你的人生因此全面改觀;而在網路上迅速購物,卻是一種標準化的模式,重要的是絕不要有意外地快速達成購物的目的及取得正確的商品。前者的重點在於過程,而後者重結果。

是的!時代的洪流,將人們導向所有事情都重結果。然而,生命似乎是比較重視過程?這兩者的差異,就是我面對關於「當iPad出來了,是不是所有出版社都要出電子書?」、「當iPad出來了,是不是會改變人類的閱讀模式?」、「當iPad出來了,傳統的出版是不是很快就會式微?」…等這些問題的回答。

當你將生命的意義與科技的目的兩相比較,就知道傳統出版還有哪些機會與立足點,而新科技的電子書,又將朝哪些方向飛奔而去。

科技,讓人類更快速且精準地達成目的,但生命的節奏並非如此,生命有時需要一點閒散及開放式的探尋,生活有時需要一點留白與獨處的靜謐,生命是自我追尋的過程;而科技只急著給你答案,完成目的!

如何探尋生命呢?松浦彌太郎會為自己準備一個「不知道的箱子」,將他每天尋常生活裏所接觸到任何不知道的人事物,寫張小紙條,投進這個「不知道的箱子」。經年累月下來,「不知道的箱子」便可顯示出自己哪些事不清楚,什麼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而這些點,正是我們自我成長的原動力。

「不知道的事,就說不知道。這毫無疑問是人生最好的智慧。不要不懂裝懂,不要含糊其辭,如果不知道,就老實說『不知道』。因為承認自己『不知道』,就得到學習的機會。」松浦彌太郎說。

生活裏找不到樂趣?生命找不到重新學習的原動力嗎?為自己準備一個「不知道的箱子」吧!或在社區附近找一家有趣的小書店,或進入市場、深入田野,觀察人們每天是如何思考、行動;感受大自然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重新找到自己與這個宇宙新的對應關係。

或許某一天,暮然回首,你會發現,這一切早已依存你心,只是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白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