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竹筍小知識
產季:5~10月,最佳賞味期限在端午節後、立秋之前,也就是
7、8月間。
產地:台灣北部為主要產地,其新北市為最大產地。
挑選:
1. 四大口訣-「白、彎、矮、肥」
白:筍底潔白不老化,口感也較嫩。切口顏色會隨時間愈長,顏
色加深變黃。
彎:呈牛角彎月型最佳,所以彎的綠竹筍又稱「牛角筍」,越彎
越甜。
矮:矮短為佳。過長的綠竹筍代表中間多為空心,口感較老不細
緻,
肥:筍底肥胖寬闊。太瘦太窄不好吃。
2.尖端呈黃色,無出青現象。若尖端已呈綠色,代表已行光合作
用,筍子也會較苦。
小卷小知識
產季:每年端午節前到中秋節後之間,以7月、8月和9月間數量最
多。
產地:台灣東北角及澎湖海域產量較多。
挑選:外皮完整有光澤,光滑不黏膩有彈性,顏色鮮紅;眼睛清
澈不混濁。
過貓小知識
產季:全年都產,但以5~10月的盛夏最盛產,也最嫩。
產地:全國山區 (雨水越多生產越佳)
挑選:挑選捲曲的嫩芽,以及用手可容易折取的莖;勿選全開的
芽,表示已經太老,勿選末端已發黃的芽。因常成把販賣,記得
要拆開檢視。
蚵仔小知識
產季:4~9月,夏天較大又肥美 (秋冬因為冷,蚵仔會變瘦)
產地:嘉義東石、布袋,台南七股、安平
挑選:
1.蚵仔肚子亮白,摸起來飽滿有彈性。
2.蚵仔耳朵黝黑。
3.色澤成自然灰黑。偏白可能浸泡過久或浸泡漂白水。
冬瓜小知識
產季:4~10月的盛夏
產地:全國
挑選:
*果皮:乾淨、翠綠,用指甲掐較堅硬。
*果肉:較肥厚,切面的部分潔白,沒有腐黃,用指甲掐肉質較
密。 勿選肉質鬆散,煮過易化成水。
*種子:選成熟變黃褐色,口感好。勿選白色幼嫩的,代表成熟
度不足、口感差,無味道。
白莧菜小知識
產季:春末到初秋(5~10月)
產地:全國
挑選:白莧菜越翠綠越好,莖梗肥厚者佳。
竹筴魚小知識
產季:4~7月
產地:台灣基隆外海、澎湖
挑選:表皮緊實有彈性,顏色呈現銀白透亮,眼睛清澈不混濁。
瓠瓜小知識
產季:5~10月
產地:桃園,高雄,屏東,嘉義
挑選:
1.瓜皮有細小絨毛、光澤感為幼嫩。如表面霧霧的較粗老
2.具重量感,代表水份多。
3.瓜皮用指甲輕鬆掐入,代表幼嫩。(南瓜、冬瓜、大黃瓜反而要選瓜皮硬的)
4.瓜蒂較粗、較綠,代表營養足、新鮮。若瓜蒂較細又黃,營養不夠、太熟。
小黃瓜小知識
產季:全年皆有,但4~8月最當令
挑選:
1.表面覆果粉,刺狀越突起越嫩、越新鮮,切勿選平滑的。
2.用手按壓頭尾,結實不鬆軟。
3.形狀筆直者為佳。
4.尾端流有花萼者,更新鮮。
秋葵小知識
產季:5~8月
產地:嘉義縣鹿草鄉
挑選:
1.表皮纖毛完整,鮮綠不發黑。
2.長度短小越嫩。約人的中指長為佳。
3.捏起來有彈性。
茭白筍小知識
產季:5 ~ 11月 (埔里青殼筍5~11月,金山紅殼筍9~11月)
產地:埔里、金山
挑選:
1.選擇帶殼較新鮮,挑選筍身直、筍皮光滑。
2.如已剝殼,用手壓筍白是否結實、飽滿,代表筊白筍水分充足、
口感佳,且顏色越白越嫩,聞起來沒有漂白水味。
3.看切口,隔夜的筍底較枯黃。
旗魚小知識
產季:4~8月的夏季
產地:台灣東部和南部海域
挑選:魚剖面有透明度,代表新鮮度高。